你沒有看錯,下圖中這把椅子的確是種出來了,而且是那種真正的刨坑、播種、澆水、施肥然后長出來的椅子。大地不僅養(yǎng)育了人類,還能成全非凡的想象,比如種椅子的這個想法就讓人大跌眼鏡。
一、不想種家具的設計師不是好園丁
Gavin并不是腦門一熱異想天開。還是小孩的時候,Gavin便對植物充滿了好奇心和天然的喜愛。母親院子里一棵長得像王座的樹,給了他最初的靈感。之后這棵長得像一把椅子的樹,便一直在他腦海里縈繞了25年。直到他在舊金山拿到家具設計學位,當學徒制作櫥柜時,多年前一個孩子的好奇在這個家具設計師的體內蘇醒:“為什么不能直接將家具種出來呢?”于是Gavin開始了大膽的嘗試。
2006年,蒙羅回到英國,開始了他“種家具”的生活。種植家具并非易事。有一次,一群牛闖進了他們的家具莊稼,損壞了不少小樹苗,一切又要重新開始。為了讓樹苗獲取更多的陽光,他把超過100株樹苗整齊地種到了山坡上,準備出產(chǎn)「椅子和桌子」。不料,兩天后,從農(nóng)場里溜出來的奶牛踐踏了那塊樹苗地。又過了三天,搶救回來的樹苗被家里的兔子啃光。于是,他只好在家旁邊的一塊玫瑰地小心地繼續(xù)進行試驗。
除了意外,他們的工作量也十分驚人,Gavin
Munro曾算了一筆賬:“每種100棵樹,你就有了1000條樹枝需要照料,還有10000條需要在正確時間砍掉的分叉。整個過程需要經(jīng)歷好幾個季節(jié)甚至好幾年,需要精心培育,一把精致的椅子可能需要種4到8年?!辈贿^,他以此為樂,“理清每一個枝條,這本身就是一門藝術”。樹木生長需要時間,他的每一次嘗試都需要漫長的等待來檢驗結果,Gavin說正是這個過程教會了他耐心。
二、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樹得椅子
2010年,花園里第一批柳樹才出現(xiàn)了椅子的形狀。蒙羅則贊嘆了時間帶來的優(yōu)雅,“當你從一無所有到收獲一把椅子時,你就能體會到與大自然合作的美妙”。
說真的,種椅子和種瓜種豆沒有實質的區(qū)別,都要挖坑埋土,等待發(fā)芽長大,唯一就是多了個模型,讓這些樹木長成椅子的形狀。但其實對于究竟如何才能種出“完美”的家具,蒙羅做過大量的研究和嘗試。當然,“種”出的椅子究竟比“做”出的椅子好在哪里,蒙羅也同樣做了大量的驗證。
“其實很多有關家具的想法,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——中國人會在椅形巖石上鉆洞,讓樹木的根莖通過這些間隙生長,而埃及人和希臘人有種植小凳子的方法”??紤]家具的耐用性,Gavin
Munro實驗過許多樹種,最后選擇以生長快速、韌性佳的柳樹為主要材質。此外還有懸鈴木、梧桐、白蠟木等。
為了減少砍伐樹木,同時免除制作過程中釘釘子、安裝、使用機器等手續(xù),Gavin
Munro以特殊模具并大量使用修剪、嫁接等技巧,引導樹木枝條朝既定方向伸展,長成桌子、椅子、燈罩形狀。Gavin將這個過程形容為“3D打印機”,用空氣、土壤和陽光作為源材料促進生長,其本質上是一個簡單的藝術。
無需使用釘子、器械外,種出來的家具還比傳統(tǒng)家具用的時間更久,因為它們在連接處沒有弱點。就像是骨折過的骨頭痊愈后會比原先更加結實,木頭被嫁接過的地方會非常牢固,所以它們會使用得更久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,充分的發(fā)展的第一個原型楊柳椅子甚至已經(jīng)收藏在蘇格蘭國家博物館里!
如今,Gavin成立了公司,開始了批量種植生產(chǎn)。目前,在Gavin租用的田地里有大片家具正在等待收割……而且,除了椅子之外,這個腦洞大開的“園丁”設計師Gavin還發(fā)展出燈罩、鏡子、桌子等“周邊農(nóng)作物”。這些土生土長的椅子究竟能不能賣個好價錢呢,據(jù)了解,Gavin已被訂購出去的椅子每把價格超過2萬元人民幣。
比起其他木制家具,Gavin的產(chǎn)品省去了傳統(tǒng)的種植、取材、粘合等流程——他種下一顆種子,直接長成了家具,真的是純天然,無污染。雖然現(xiàn)在每個商家都在自己的家具是實木家具,甚至說是天然的原木家具,可是跟Gavin種出來的這些椅子相比,那還是差的遠呢,人家這叫真正的原汁原味來源于大自然。
就是不知道從地里長出來的椅子坐上去感覺如何?